行业新闻

研究人员揭示了灰尘对气候影响的奥秘

作者: 365bet登录   点击次数:    发布时间: 2025-11-12 10:01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天空中的尘埃不仅是一种天气现象,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隐形驱动力”。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联合英国、瑞典科研团队最新研究表明,沙尘在调节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尘埃中的营养物质长距离输送到海洋后,会影响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相关研究成果11月11日在线发表在《自然评论:地球与环境》上。通过对全球22条海洋尘埃记录的综合分析,研究团队发现,自新生代以来,全球主要海洋盆地的尘埃沉积呈阶梯式增加。意义时间跳跃与北半球冰盖的扩张以及亚洲、北美、非洲等资源区的干旱化过程同步。 “这一全球趋势在北大西洋、北太平洋、菲律宾海和南大洋等关键区域都有明显记录。”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方晓敏说。数据显示,全球每年从地球释放超过40亿吨灰尘。作为连接陆地、大气和海洋的关键环节,源自干旱地区和半干旱海洋的尘埃携带着铁、磷等限制性营养物质,通过大气环流长距离输送到海洋并沉积。文章第一作者、第一作者、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新生代环境团队研究员昝金波表示,这一过程有一个关键的“施肥作用”。研究还发现,不同来源的沙尘对海洋浮游植物的“施肥”效果差异显着,由于亚洲冰川源区的沙尘富含活性铁和磷,其在北太平洋的施肥效果要高于北太平洋的强季节性沙尘。非洲更新世中期以来,随着青藏高原冰川侵蚀的加强,亚洲沙尘对北太平洋的营养作用增加了一到两个数量级,促使该地区浮游植物群落的结构和生产力发生了显着变化,这项研究系统地揭示了沙尘暴对非洲的完整的“资源-演化-生物效应”链。首次指出未来研究应重点分析世界主要沙尘源的营养成分,建立沙尘输入与海洋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将理解嵌入地球系统模型中,以提高预测全球气候变化的能力。专家表示,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对地球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的认识,也为预测全球变暖背景下碳循环变化提供了新视角。 (胡哲) (审稿人:欧云海) 凝胶纤维机器人血液:药品“快递专家”到大脑 颅内脑肿瘤,特别是位于大脑或重要脑区附近的颅内脑肿瘤,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挑战。为了证明血凝胶纤维机器人在颅内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人员在18只小型猪和动物身上建立了脑胶质瘤模型。将其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治疗组。未来,团队将更加关注血凝胶纤维机器人运动的结构优化和运动控制... [详情] 钙钛矿有机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刷新纪录 新加坡国立大学科研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钙钛矿有机串联太阳能电池。据权威机构认证,1平方厘米有效面积内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6.4%,创下同类设备的世界纪录。在具体实现中,研究团队首先将高性能有机子电池与顶层钙钛矿电池堆叠在一起,然后通过透明导电氧化物互连层将两者连接起来。这一成果不仅打破了钙钛矿有机电池的记录,... [详情] 精确控制量子比特的芯片温度已启动 量子计算机要真正大规模实用,关键在于如何稳定、准确地控制海量量子比特。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硅芯片,可以在毫开尔文温度下控制量子位的旋转。实验结果表明,只要控制系统设计得当,即使一个量子位与晶体管芯片共存不到一毫米,其量子态也几乎不会受到干扰。研究人员认为,这种低温电子平台不仅有助于量子计算,... [详情]
上一篇:智能代理时代,速度就是金钱 下一篇:没有了